角色的轉變
隨著社會的不斷轉變,教育工作者的功能比以前更形重要,近年教育界對老師的角色有了新的詮釋:
以前的角色 | 轉變為 | 現今的角色 |
知識的傳授者 | → | 學生建構知識的啟蒙者 |
課程的推行者 | → | 校本課程發展的參與者 |
政策的執行者 | → | 改革的主導和貢獻者 |
專業培訓
為了迎接新時代的挑戰,本校教師不斷改進自己的專業水平,為學生建立「終身學習」的榜樣。 在2020~21學年,教師參加本校專業培訓、教育局及外間教育團體舉辦之專業短期課程、工作坊和講座共2832.75小時(每位老師平均50.58小時),2019~20學年共1880.75小時(每人平均34.20小時),2018~19學年共2891小時(每人平均51.63小時)。
校本培訓
老師除了報讀外界團體舉辦的課程外,每年均參加迦密聯校教職員發展日。 此外,學校亦為老師安排校本培訓活動,過去三年的培訓活動情況如下:
學年 | 次數 | 時數 | 培訓內容 |
2020 ~ 21 | 14次 | 31.5小時 | 聯校新入職教職員—辦學異象分享會、芬蘭教育模式分享、中六備試工作坊、與友校交流電子白板的應用、有關學生輔導的講座、生涯規劃工作交流會等 |
2019 ~ 20 | 8次 | 31.5小時 | 聯校新入職教職員—辦學異象分享會、電子教學工作坊、融合教育分享、生涯規劃輔導工作坊、中三選科輔導技巧分享等。 |
2018 ~ 19 | 11次 | 35小時 | 聯校新入職教職員—辦學異象分享會、內地教師交流活動、精神健康講座、融合教育分享、升學就業輔導工作坊、學校法律責任講座、觀課及評課分享等。 |